開餐廳要繳什麼稅?快速搞懂營業稅、營利事業所得稅差異

每年的五月報稅季,想必都讓許多餐廳老闆非常頭痛,不只是因為又要把錢錢撒出去了,更是會為了不知道要繳什麼稅而感到一個頭兩個大,您也對網路上艱深難懂的法律條文感到霧煞煞,卻又擔心自己因不了解而失去應有的權益嗎?


這篇文章就要來幫助老闆們把最難懂的營業稅、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差異一次搞懂,同時為老闆們快速解答在報稅期間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難題,快來一起看下去吧!


一、什麼是營業稅?


營業稅是政府針對國家境內銷售貨物、勞務的營利事業,按照您的營業額所徵收的稅,依據您為「行號」還是「公司」分別於每 3 個月或每 2 個月繳納一次。


二、什麼是營利事業所得稅(營所稅)?


營利事業所得稅(簡稱營所稅),聽起來跟營業稅很相像,但兩者其實並不一樣,營所稅是針對營利事業按照您的營利所得所徵收的稅,於每年繳納一次。


三、如何知道要繳多少稅?


營業稅

要繳多少營業稅,稅率為多少,是按照您為「行號」還是「公司」而定,而行號又分為「小規模營業人」與「非小規模營業人」。


  • 小規模營業人:核定營業額小於 20 萬元。(「核定營業額」是指當初在開店時辦理稅籍登記時國稅局核定的營業額,並非實際的營業額)
  • 非小規模營業人:平均每月營業額大於 20 萬元。


如果您是小規模營業人,營業稅率為 1 %,於每年 1、4、7、10 月時國稅局會寄送繳納通知書,只要乖乖繳納就可以了。舉例來說,如果您的開店時的核定營業額為 10 萬元,那麼每個月的營業稅就是 10 萬元 * 1 % = 1,000 元,每三個月繳納一次。


如果您是非小規模營業人或是公司,營業稅率則為 5 %,繳交的稅額是銷項稅額 - 進項稅額,需於每年 1、3、5、7、9、11 月時自行申報繳納。


  • 銷項稅額:把餐點賣出去的收入(營業額) * 5 %
  • 進項稅額:成本(如原料成本、生財器具等)* 5 %


舉例來說,如果您 3 - 4 月的總營業額(有開發票)為 80 萬元,總進項成本(有開發票)是 30 萬元,那麼您 3 - 4 月要繳交的營業稅計算方式如下:


銷項稅額 = 80 萬元 * 5 % = 4 萬元

進項稅額 = 30 萬元 * 5 % = 1.5 萬元

營業稅 = 4 萬元 - 1.5 萬元 = 2.5 萬元


營所稅

自 107 年起,如果您是獨資或是合夥的餐廳,則不再需要另外去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,政府會將其併入在個人綜合所得稅當中,只要計算一次、繳交一次即可,非常方便。


如果您是小規模營業人,通常是以營業額的 6 % 作為您的營利所得,舉例來說,若您的核定營業額為 10 萬元,那麼您一年的總核定營業額則為 10 萬 * 12 = 120 萬,營利所得則為 120 萬 * 6 % = 7,2000 元。


如果您是非小規模營業人與公司,則需按級距來課稅,可參考以下表格,此表資料來源為財政部之公告資訊:



至於課稅所得額要怎麼計算和申報呢?共有查帳申報跟書面審理兩種方式,如果您的全年營收是 3000 萬以上,則需使用查帳申報,反之若是 3000 萬以下,則可以使用書面審理的方式,兩種方式的差異如下:


【查帳申報】

您的總收入扣掉總成本,就是您繳稅的標準,如果是虧損當然就不用繳稅,這方法會需要花費較大的人力,因為政府會需要按照您全年的單據去計算收入和成本,適用於營收 3000 萬以上的行號或公司。


舉例來說,您今年的總收入是 5000 萬元,總成本是 3000 萬元,那麼要繳的稅就是 5000 - 3000 萬 * 20 % = 400 萬元


【書面審理】

這是比較特別的申報方式,但現今越來越常見,因為可以省下不少政府的人力成本,也讓較小規模的老闆可以不需要太麻煩的去整理一堆資料,簡單來說,書面審理不看您的成本,只看您的收入。


舉例來說,如果您的餐廳今年總收入是 300 萬元,依據國稅局公告,111 年餐廳、餐館的擴大書審純益率是 9 %,則您的課稅所得額則為 300 萬 * 9 % = 27 萬,所要繳納的營所稅則為 27 萬 * 20 % = 5 萬 4 千元。 


111 年度各餐飲業的擴大書審純益率,可以參考以下表格,此表資料來源為國稅局之公告



四、因為疫情虧損,可以少繳稅嗎?


這幾年因為疫情緣故,不少餐廳生意大受影響,雖然現在疫情減緩,生意逐漸回溫,但不少店家可能還未從過去的衝擊中恢復過來,因此,財政部提供了這些商家相關補助,如果 2022 年的營業淨額相較過去三年任一年,有下滑三成以上的商家,其擴大書審純益率可以打八折。


舉例來說,若您的餐廳在 2022 年的營業淨額為 300 萬元,而 2019 - 2021 三年期間的營業淨額分別為 800 萬元、600 萬元、400 萬元,雖然 2022 年相較 2021、2020 年沒有衰退達到三成,但相較 2019 年衰退了 38 %,即符合此次的疫情紓困標準,而您的餐廳按營業類別擴大書審純益率為 9 %,那麼今年您的營所稅計算方式就會調整為:


營利所得:300 萬 * 9 % * 80 % = 21 萬 6 千

營所稅:21 萬 6 千 * 20 % = 4 萬 3 千 2 百


五、哪些發票可以抵稅?


老闆們可能都知道發票是可以抵稅的,但千萬不要以為所有發票都可以抵稅,對於營業稅來說,可以抵稅的進項有以下幾個原則:


一、我國憑證

二、含有營業稅(如發票、車票等)

三、必須有自己公司的統一編號

四、非消費性質


要特別注意的是收據不能扣抵,因為收據不含稅,沒有統編的發票也不行扣抵,而第四項「非消費性質」則比較難以定義且容易虛報,舉幾個容易讓人搞混的例子:


一、油費:屬於燃料費,可以扣抵,因為油費難以區分是公司用還是私人用。

二、住宿:如果是出差費用就可以,但如果是自行使用就不行,至於如何區分,通常如果這個費用出現在非工作日,就會需要證明實際用途。

三、車票:如果是出差用途就可以扣抵。

四、生活用品、清潔用品等:如果是餐廳內使用的就可以扣抵。

五、制服、工作鞋等:可以扣抵。


以上幾種例子可以看出有些用品是有模糊地帶的,究竟是餐廳公家使用,還是私人使用,其實只有老闆自己最清楚,但國稅局是可以要求負責人提出證明的,如果明明是不可抵稅的,負責人卻偏偏要扣抵,那麼就要承擔被罰的風險。


如果老闆們覺得收集這些發票、憑證實在是太麻煩,而且不一定可以抵稅,那可以選擇不收集嗎?其實雖然不一定能抵營業稅,但對營所稅來說是很有用的,特別對於使用查帳申報的店家來說,收集起來的費用可以幫助降低淨利率,減少營業稅,而對於書審的店家來說,雖然不會需要提出證明,但若被抽查到,這些收集就變得非常重要了。


報稅是一件說簡單不簡單,說複雜不複雜的事情,小規模餐廳、餐館基本上不太會有複雜的稅務問題,畢竟營業稅國稅局會自己寄單子,營所稅會直接計入個人所得稅中,老闆們不太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,但若您的餐廳規模較大,甚至是連鎖餐飲,建議就要找專人協助,可以省下老闆們的不少麻煩。


【網路稅籍登記】重要提醒

政府自 112 年 1 月 1 日起,新增了「網路稅籍登記規則」,詳細規則與辦法可參考 這裡


特別提醒,112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止為財政部所訂之輔導期,foodpanda 已協助商家於此期間公開商家之「營業人名稱」、「統一編號」於 foodpanda app 上,商家需自行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進行登記會員帳號、網域名稱。


若於 112 年 4 月 30 日之前尚未進行登記之商家,財政部將可依法處 1,500 以上 15,000 以下罰鍰。


🔸想知道更多關於經營餐廳的方法?

點擊 這裡 看更多文章

分享文章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