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立於台南中西區廣安宮廟埕的阿憨鹹粥,在第二代女兒鄭秀桂與女婿張森雄接手之後,因老廟劃設為歷史建築,廟埕不得再供人擺攤,只好在民國 84 年遷徙至府城北區,在糖安宮一帶重新落地。張森雄舉出 1947 年《中華日報》剪報,實據資料顯示老店業已超過 80 年歷史,「我們已經有吃三代的老客人了!」
張森雄表示,他與妻子接手時,小攤子沒有店名,所以兩人便用老丈人的台語乳名註冊,賣起老丈人傳授的漳泉派鹹粥。不同於米飯加湯加料的湯飯,阿憨鹹粥採用的是從生米煮成熟飯的「半粥式」煮法,特色在於使用純魚骨高湯,虱目魚肚等料也連米同熬。「因為用的蚵仔、虱目魚都是契作,凌晨三點多撈上岸,直接送到店頭,五點多開始熬粥,夠新鮮才耐得起久煮。」
外送撐起觀光業的助力
年輕時張森雄曾從事媒體工作,對於網路行銷效益相當重視,認為網購/外送是未來餐飲趨勢,而當他得知 foodpanda 進入台灣市場時,在大多台南老店還保守觀望時,便毫不猶豫決定加入。
「我大概是台南前 10 家加入的吧!」彼時台南餐飲業罕少使用外送服務,客群看來並不多,但意外的一場疫情來襲,造成使用率飛速成長,「即使現在已經解封,業績還是維持一至兩成,顯示已養成固定的外送市場了。」
長期觀察下來,張森雄發現台南外送市場有別於其他縣市,便是很大一部分的消費客群來自民宿或中小型飯店業者,「一單就是數十碗,金額可達 2000~3000 元,感覺 foodpanda 成了民宿業者提升服務的『配套』了!」外送成為觀光產業的助力,是意外的劇情發展。
老店與時俱進邁向百年
扛起名店的招牌,張森雄很明白,不論新舊客人都是為老味道而來,為使客人使用平台點餐如同親臨現場,他力求線上菜單 100 % 如同現場,招牌的虱目魚肚粥、虱目魚燥飯、魚腸、虱目魚香腸等,滋味與份量皆無落差,滿足人們便利享用正統台南小吃的心情。
「我把外送客人當成現場客,五分鐘內給(送)出東西,食物品質盡量接近現場的味道。」張森雄透露阿憨鹹粥可以在平台上得到 4.7 顆星的高評價,訣竅在於掌握接單的「節奏感」,「遇到現場單與外送單相擠的時候,我們會有專門人員控制接單間隔,使每單相距 2~5 分鐘,可以穩定消化訂單,避免大起大落影響出餐品質。」
「當然,我們也很感謝 foodpanda 的外送員,有一兩位專門跑這區的,機器一響就立刻出現,簡直就像『掩壁仔』(台語,形容躲在牆角伺機出現)給我們很大的幫助。」
在外送平台的支援下,阿憨鹹粥把一碗碗台南鹹粥熱騰騰送上府,使台南小吃的精粹更加發揚光大。張森雄希望,在與時俱進之下,阿憨鹹粥可以穩穩邁向百年老店,成為府城不可或缺的文化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