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餐廳的成功,有一半的關鍵取決於選址,好的位置就像是好的出身,不用花太多力氣自然就會有人想要親近,說穿了,也會對客流量和營業額產生直接的拉動作用,因此找到合適的店面,絕對是開店初期最重要的事。
制定開店戰略市調不能少
不論做什麼事,尤其是開店創業,不是光憑一股滿腔熱血就能達到目的,作為一個老闆,更要善用頭腦與科技,有計劃的了解、蒐集、分析、整理目前的市場情況。
身處在大數據時代的好處是,可以透過數據,精準定位市場需求,並瞭解附近商家的特性,是否和自己的餐飲類型相近或相異,像有些人喜歡把店開在同性質的餐區,以為客流量大可以分到市場大餅,但有時候卻是吃到拐瓜劣棗,造成嚴重惡性競爭,所以還是得觀察消費者需要什麼,從供需下手,讀懂他們的心。
優化餐廳環境打造好感硬底子
選址如打鐵,打鐵還需自身硬,掌握餐廳的環境優勢,更能提高消費者的興趣。為什麼許多人開店都偏好「三角窗」,其一是位置匯聚四面八方的人流,再來就是能見度高,不僅是路人必經之地,醒目的招牌更能吸引人們注意,如果沒有好位置,要也避免讓太多物件遮住門面,可以提高空間明亮感。
此外,現代人選擇餐廳有很大一個要素是,交通方便性,一般來說,捷運站附近的商家,通常會有聚集人潮優勢,如果是地處偏遠,首先就得考慮附近的停車狀況,若是不好停車,不妨和附近租貸停車場合作,藉以提高客人對餐廳的好感度。
觀察周邊消費習性投其所好
工欲善其事並先利其器,瞭解潛在客戶的飲食喜好,才會加深他們的購買誘因。先瞭解居民生活軌跡以及鄰近住戶的年均收入,這是影響銷售額的主要因素之一,舉例來說,如果附近是學區或是年輕人較多的區域,就要考慮提供經濟實惠的小吃,或是可以抓住眼球的創意特色美食,如果多是上班族工作的商業區,就可以把餐飲的客單價拉高,提供更有質感或是高競爭力的料理。
外送打破地緣限制讓選址更彈性
繁華的商圈固然是非常的誘人,相對的租金也高,而且競爭力也高,一般來說,房租最好是控制在營業額的三成以下。
若是加入外送平臺,就可擺脫地緣限制,打破人潮迷思,更可以把重點放在如何提升料理及服務品質,讓名聲更快勝出,甚至餐廳空間也不用太大,尤其是在疫後時代,許多全靠外送的雲端廚房、虛擬餐廳順勢興起,以多元的佈局,快速切入市場,從傳統經營模式中解放,反而更能效率經營,贏得好口碑。